猕猴桃(Actinidia Lindl.)是20世纪野生果树人工驯化栽培有成就的4大果种之一。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Vc含量高,经济、营养价值高和医疗效果好而倍受关注。目前世界猕猴桃产业所栽培的美味猕猴桃主栽品种“海沃德”(Hayward)来源于1904年新西兰从湖北宜昌的引种。是猕猴桃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为丰富。近30年来,在猕猴桃资源调查、搜集、整理、鉴评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把搜集与利用重点由栽培种逐渐扩大到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尤其是具有特异性状的种质资源。此外,对其种类品种、分布与分类及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鉴定评价,包括品质鉴定、抗逆性鉴定、细胞学鉴定、生化鉴定及其遗传评价等。现将其资源研究利用现状与品种改良策略作一综述,为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种类与分布
猕猴桃在我国俗称为“阳桃”、“羊桃”、“藤梨”及“猕猴梨”等,在英、美等国称为“鹅莓”,在新西兰则称为“基维果”。它是一种浆果类落叶藤本果树,在植物学上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目前,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中除尼泊尔猕猴桃(A.strigosa Hook.& Thoms.)、越南沙巴猕猴桃(A.petelotii Diels)和日本山梨猕猴桃(A.rufa Planch ex Miq.)及白背叶猕猴桃(A.hypoleuca Nakai)4种外,其余62个种均分布在,大部分为所特有。
该属自然分布非常广泛,自热带赤道0°至温带北纬50°均有分布,其自然分布区纵跨了泛北和古热带植物区。除青海、新疆、内蒙古外,其他各地均有猕猴桃的分布(北纬18~34°)。其集中分布区在的秦岭以南和横断山脉以东的地带(北纬25°至30°),以及南部温暖、湿润的山地林中。生产上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是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 C.F.Liang et A.R.Ferguson)和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及少量的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 Benth)和软枣猕猴桃(A. arguta Planch),其它均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中华猕猴桃分布在大陆的东部,主要分布区为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河南、安徽、陕西等省,常与美味猕猴桃交叉重叠分布,但更偏南,且分布的海拔高度也要低约400m。美味猕猴桃分布在西部,主要分布区为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毛花猕猴桃主要分布区为福建、广西、江西、贵州、云南、浙江、湖南等省(区)。软枣猕猴桃主要分布区为辽宁、黑龙江、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等省。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81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