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猕猴桃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荔枝 猕猴桃 吃出“酒驾”?5分钟失效

荔枝 猕猴桃 吃出“酒驾”?5分钟失效

来源:猕猴桃产业网时间:2017/8/28 16:02:15打印收藏

   目前正值世界杯期间,严查酒后驾驶。眼下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吃货”司机可要注意了。近日,一则“福州司机边吃荔枝边开车被查出酒驾”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大家热议。难道荔枝也继蛋黄派、藿香正气水之后“躺枪”成为酒驾元凶?

    带着这样的疑问,《法制晚报》记者根据营养师的建议挑选了荔枝、葡萄及猕猴桃三种糖分较高又应季的水果,进行了酒精测试。结果显示,如果吃当天购买的新鲜水果,只有荔枝位于酒驾的临界点,其他两种则没有酒精反应。如果吃下放置了三天的荔枝和猕猴桃,则都达到了酒驾,其中猕猴桃的测试结果达58.6mg/100ml。不过,记者发现,5分钟基本上都归“零”。

    实验材料:一组为当天购买的、一组为放置三天的

    实验工具:尚鸿嘉科技提供的益安8号警用呼气酒精测试仪

    实验过程:在测试前,三位记者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检测结果均为0mg/100ml。然后记者分别吃下两组水果,并测试刚吃下时、5分钟、10分钟及30分钟后的酒精浓度。其中荔枝选取了三颗,猕猴桃一个,葡萄六粒。

    结论:葡萄虽然糖分含量高,但无论是新鲜的还是放置三天的,吃完之后酒精测试都为“0”。而新鲜的猕猴桃吃完后,酒精测试结果为“0”,放置三天后,测试值高。

    注:酒驾的标准为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

    虽然在吃完新鲜的荔枝后,记者进行酒精测试达到了18.4mg/100ml,位于“酒驾”的临界点,但并没有闻到太浓的“酒”味。不过等到吃下了两三颗放置了三天的荔枝进行吹气测试,可以明显闻到酒精味道。

    国家二级营养师王嘉峰解释,像荔枝、葡萄这样糖分较高的水果,“发酵”后会产生乙醇,特别是存放时间越长,则出现酒精味道越明显。但水果中的乙醇在食用者体内存在的时间很短,进入口腔后会很快挥发。因此建议市民尽量食用新鲜水果,食用水果后开车,一定要漱口。

    荔枝能吃出“酒驾”,是不是开车前不能吃了?

    具有近10年一线执法经验的一位交警介绍,他执勤那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因吃水果被测出酒驾来的。

    交警执勤中,一般先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筛查,通过呼气检测酒精含量,但由于检测是的气体,有时确实会受到一定干扰,比如司机没喝酒但车里有喝过酒的乘客、车里或司机身上有较浓烈气味的香水等,这些有时也会让测试仪误判。但遇到这种情况,交警会让司机下车再次或多次进行检测,直至抽血检测。

    至于吃荔枝、猕猴桃等被测试仪测出数值,甚至达到酒驾的程度,交警认为这些可能是口腔中留下的酒精,并没有通过血液进入肺部,因此休息一两分钟再检测就不会测出数值。如果还有异议,可以要求抽血检验,酒驾终判定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吃荔枝会干扰酒精测试结果,那么酒驾者能靠这一说法蒙混过关吗?

    般来讲,喝酒后半个小时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会达到高值,然后再以每小时10%至15%的速度衰减,8至24小时经抽血检验都能检测出来。因此,如果司机真喝了酒,想靠吃荔枝等食物掩饰,企图蒙混过关,根本不可能。

    交警介绍,吹气检测只是初检,根据要求,经检测,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毫克至79毫克的,当事人认可后,按饮酒驾驶机动车处理。酒精含量在80毫克以上的,必须抽血检验。所以,交管部门认定酒驾终要以抽血检测结果作为标准。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46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冯明武:种植红心猕猴桃,预产值100亿
  2. 80余亩猕猴桃带村民致富
  3. 有机猕猴桃种植示范园区取得成功
  4. 眼下正是南丹红心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
  5. 玉环县引种红心猕猴桃已挂果收获
  6. 彭山区电商与合作社就猕猴桃网销达成100万斤的意向协议
  7. 合肥培育出地产红心猕猴桃
  8. 天津检验检疫局从猕猴桃中截获猕猴桃果腐病菌
  9. 周至严禁猕猴桃早采早卖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