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猕猴桃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金海湖新区文阁乡的“五子登科”

金海湖新区文阁乡的“五子登科”

来源:猕猴桃产业网时间:2017/11/28 9:14:02打印收藏


虽然初冬细雨濛濛,但文阁乡海坝村的田间地头却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山头上晚熟的荞子颗粒饱满,山脚下刚出土的油菜苗趁着细雨恣意生长,猕猴桃种植基地里更是一派热火朝天,工人忙着为猕猴桃树施肥、剪枝,猕猴桃林里数百箱蜜蜂摆放得错落有致,虽然不是采花季节,但也随处可见蜜蜂出箱觅食的繁忙身影。

猕猴桃基地由海坝村王光俊所创办。王光俊不仅是种植大户,还是养蜂大户,猕猴桃林里的蜜蜂有王光俊的,也有群众的。几年前,王光俊成立了海坝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种植猕猴桃200亩,并在猕猴桃林下养蜂570箱,200亩猕猴桃今年已挂果投产。为了保证蜜源,入秋时,王光俊又在猕猴桃林里撒下了油菜子,看着刚吐新芽的一棵棵油菜苗,王光俊似乎闻到了数月后的缕缕油菜花香,脸上洋溢出甜蜜的微笑。

王光俊说:“在选择发展脱贫攻坚产业时,一定要考虑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才能增加产出效益。养蜂产业是见效快的产业之一,选择在经果林下养蜂,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还增加了收入。一箱蜜蜂1年的产值在4000元左右,今年我们合作社不算猕猴桃收入,仅蜂蜜就可赚80万左右。”

当地群众看到王光俊养蜂赚钱,都纷纷来向他学习养蜂技术,王光俊不仅费教群众技术,还带大家种猕猴桃和养蜂,并以合作社的名义与群众签订保底回收蜂蜜的协议,凡是群众卖不出去的蜂蜜,合作社都按每斤100元的保底价回收,保证群众的蜂蜜产得出来、卖得出去。

在王光俊的带下,海坝村新规划种植的1000亩猕猴桃整地已经收尾,即将进入种植阶段,其他村民已养蜂400余箱。

海坝村树林组的贫困户仁克华家,夫妻俩都60多岁了,因缺劳动力致贫,今年在王光俊的带下,不仅种上了猕猴桃,还养起了蜜蜂,为脱贫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力。

“我家今年种了6亩猕猴桃,喂了6箱蜜蜂,争取明年就脱贫。”仁克华笑着说。

文阁乡实施“五子登科”促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光是海坝村见成效,其它村也同样风声水起,安庆社区就是其中一个。

由于安庆的土质没有海坝的肥沃,安庆在进行“五子登科”调产业时,没选择种植猕猴桃,而是选择种植刺梨和桑树,并由社区支书孔令权带头成立了金海湖新区石旮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社区+农户”的模式,种植刺梨230亩,并带动群众45户405人参与种植刺梨200亩,其中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4人。同时,还配套喂养了200多箱蜜蜂。

孔令权说:“合作社与入股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这样:种植刺梨所得收益,群众占80%,合作社占14%,村集体经济占6%;对于未入股又有种植意愿的群众,由合作社提供苗、肥料及技术。秋收时,合作社再以每斤1元的保底价回收刺梨。”

据了解,文阁乡实施“五子登科”调整产业以来,因地制宜地在太河村种植青脆李1500亩;海坝村种植猕猴桃1200亩、中药材3000亩;在安庆社区种植水果刺梨430亩、栽桑养蚕300亩;中寨村种植脱毒马铃薯1000亩,并按季节在林下配套种植油菜、大豆、荞子、胡豆及相应的蜜蜂箱,立体种养增加群众收入,预计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8780亩。

文阁乡党委书记周礼表示,“五子登科”调产业、五位一体促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文阁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预计可带动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实施成功后将在全乡铺开,力争让文阁乡与实现同步奔小康。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86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冯明武:种植红心猕猴桃,预产值100亿
  2. 80余亩猕猴桃带村民致富
  3. 有机猕猴桃种植示范园区取得成功
  4. 眼下正是南丹红心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
  5. 玉环县引种红心猕猴桃已挂果收获
  6. 彭山区电商与合作社就猕猴桃网销达成100万斤的意向协议
  7. 合肥培育出地产红心猕猴桃
  8. 天津检验检疫局从猕猴桃中截获猕猴桃果腐病菌
  9. 周至严禁猕猴桃早采早卖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