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猕猴桃交易所![登录][商铺注册][个人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示范专区 >> 蒲江县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蒲江县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10/24 9:07:45打印收藏

原标题:“互联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 构建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美丽的蒲江县坐落在成都、眉山、雅安交汇的川西平原上,距离成都仅有半小时车程,属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10月22日当记者置身于这个素有“绿色蒲江,生态新城”之美誉的国家生态县时,那广为传颂的诗歌“蒲山何青青,蒲水何粼粼,川西桃花源,生态宜居情;田史茗释地,天府度假行。”的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你们城里人来这里总说这里会‘醉氧’,空气好得不得了,我这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也觉得我们的生活太好了,你看看,8年前,我见都没见过,想也没想过的这浑身是宝的小小猕猴桃,让我们村里的人富裕起来,我们家去年收入10多万元,这是打着滚的增收啊,我还住着90多平米的新农村住宅,你们城里人想跟我换生活我都不换啊……”今年53岁张代兵是蒲江工业园区的果农,他向经济网记者诉说着他近年来种植了质量安全示范区内的猕猴桃后生活发生的变化。

“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带动区内14万农民人均增收近4000元,全县农民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元、20万元的比比皆是,农民奔小康后劲十足,不仅如此,“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等品价值上升到2014年14.23亿元、10.69亿元。猕猴桃出口新西兰、印尼、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大型超市。蒲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贵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骄傲自豪的的神情溢于言表。

大数据协同创新 同一个标准构建国内国际食品质量安全

10月22日上午,记者沿着蒲江县山路来到依山而建的成茶园的万亩茶园,漫步青翠欲滴的茶园,黄板、诱虫灯穿插其中,其中引人注目的矗立在茶园10米高的 “土壤环境风险大数据现场监测点”高塔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这个监测点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直接的是比如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的酸碱度、农残含量、氮磷钾含量,大气的湿度和温度等等都为我们时时监测茶叶的时时成长质量。”陈贵副县长的话实在而有力。

据陈贵介绍,目前像这样的价值100万元的监测塔一共有40台,这些监测产生的数据在进化改良了土壤、生产环境的,形成数据标准的同时,还改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大数据为蒲江县农产品背书,生产方式得到大的释放。

陈贵以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为例告诉经济网记者,近年来蒲江县实施全产业链运营、化布局、全程质量可追溯的“三全战略”这个战略的实施,大数据标准化的运用,功不可没。

比如,引入IT工业ODM订单模式探索创新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的种植连锁经营机制,构建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了“六统一”即同意统一品种授权、统一农事作业、统一农资农具、统一销售产品、统一协助融资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体系,所有的统一都是由所有的数据串起来。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在四川省检验检疫局的指导帮助下,将服务监管的触角进一步下沉,将基于监测数据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并在在产业协会、冷链同盟、检验检测中心三的协同帮助下,进一步采集各种数据,并将数据运用到服务发展中,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蒲江县大兴镇为进一步加茶叶、猕猴桃、柑橘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整合行政资源力量,成立“三大产业办”、构建茶叶、猕猴桃、柑桔产品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综合服务综合巡查执法“四大工作体系”,

就是在全县建立“一中心一站一室”三级服务平台,目前已经设置综合服务站12个,村级的社区设置综合服务室78个,到2017年将设置完成106个达到综合服务全覆盖。

大兴镇炉坪村配备土壤检测仪、糖分检测仪、农残快速检测移动设备,主要进行培训、组织技术咨询、投入品监管检测、从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日常巡查指导种植大户、专合组织、企业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宣传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产品对外销售等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开具准采证合产地准出证,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密切政检协作 构建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机制

“质量安全示范区不仅仅是个子,其背后承载的是以工业化发展的思维发展大农业,每一个示范园区,都是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复合增加,其产生的效应不是简单的1+2+3=6”加法,而是乘法效应,这是具有开创性的经济业态,这种业态正在铺展开来。其经济效应不可估量”。四川检验检疫局杨诚处长的分析切合实际。

陈贵副县长说,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还事关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农村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大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在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四川省检验检疫局的指导帮助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探索出了政府主导、龙头公司引、职能部门监管、农户参与的良好的示范区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通过示范区建设,四川省各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100%,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基本达到了“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目标。示范区在满足出口的同时,为国内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农产品,促进内销农产品质量指标也达到国际出口水准,为国内农产品市场树立了质量安全标杆。

四川示范区还吸引了联想集团、安德利公司等一批大型经营企业在四川落户,培育了一批上规模、有品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形成15家和360余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多头并进的格局,涌现一大批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

与此同时,通过示范区土地流转集中,农户住进新村,享受城乡一体的教育、就业、社保、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四川出口示范区累积为超过300万的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达98%。

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启动,2010年4月,四川检验检疫局与蒲江县签订了《共同建设出口茶叶、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以“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为目标,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的形式,共同推进出口茶叶、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

据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生物安全处处长吴昊介绍,示范区的建设,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的监管,也就是监管端口前移,更利于产品质量的安全,产生了政府主导,社会联动、企业主动,市场转动的“一导三动”效应,当前,这种制度模式的创新,正在各地因地制宜的开展。

据了解,2011年10月,蒲江县通过质检总局次验收,被授予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2013、2014、2015年连续通过质检总局年审考核。

经过三年建设,蒲江县质量安全示范区已覆盖全县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茶叶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猕猴桃3.98万吨,产值4.8亿元,品种主要有金艳、红阳,“金艳”是高端三大黄肉品种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的黄肉型专利保护品种。

同时蒲江县年产茶叶1.38万吨,销售收入总额11.2亿元,培育了嘉竹、绿昌茗、蜀涛、沁园春等茶叶品。质检总局动植司李建伟司长多次到蒲江县示范区检查指导工作。

四川检验检疫局杨诚处长告诉经济网记者:“四川局以蒲江县国家出口示范区为基础,紧抓质量安全核心,密切政检协作机制,紧跟总局部署要求,叫响示范区品,着力构建示范区质量安全共治、市场拓展服务、示范区协同促进机制,将检验检疫服务开放型经济作用向纵深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构建示范区协同促进机制

经济网获悉,四川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助推蒲江县示范区优势农产品扩展市场。与内蒙古、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建立密切联系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分别在满洲里和成都举办了两次企业对洽会和检验检疫座谈会,帮助四川企业直接对接内蒙古和黑龙江输俄贸易企业,为蒲江县特色农产品搭建对俄出口的“直通车”,促成川企与有关企业签订了12余万吨、1.1亿美元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购销意向协议。四川局此项工作得到了四川省政府甘霖副省长“积主动的推动我省优势农产品出口俄罗斯,是四川检验检疫创新服务三农发展、对外经济的重要举措”的肯定性批示。

四川检验检疫局按照质检总局和动植司的部署,结合质检总局与国家民委、国家扶贫办开展的系列合作和通知精神,以蒲江县示范区为落脚点,先后邀请蒲江县委、县政府在质检总局“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训班”、国家扶贫办“扶贫工作对接会”等会议上介绍蒲江县示范区建设经验和成效,积推广示范区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方面的积作用,得到了与会地方政府部门、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成都市傅勇林副市长在四川检验检疫局的相关汇报材料上批示“感谢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工作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蒲江的经验值得推广。”

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赵乐际部长视察蒲江,对蒲江县“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的建设已经让创新的人民尝到甜头,建立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形成了区域经济比较优势,不仅保障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探索了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模式,期待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的建设为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增添新的动能,为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9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冯明武:种植红心猕猴桃,预产值100亿
  2. 80余亩猕猴桃带村民致富
  3. 有机猕猴桃种植示范园区取得成功
  4. 眼下正是南丹红心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
  5. 玉环县引种红心猕猴桃已挂果收获
  6. 彭山区电商与合作社就猕猴桃网销达成100万斤的意向协议
  7. 合肥培育出地产红心猕猴桃
  8. 天津检验检疫局从猕猴桃中截获猕猴桃果腐病菌
  9. 周至严禁猕猴桃早采早卖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